编辑部微信

视频号资讯

×

实干铸丰碑:纪念李克强同志诞辰70周年

2025-07-03 来源:全媒头条

18713b2ce3f1fc8c61d29626ae294fd9.jpeg

“行大道、民为本、利天下”,这九字箴言贯穿了一位改革者从知青到大国总理的信仰之路。

青年工作:点燃时代星火

李克强同志的政治生涯始于共青团。1978年,他以安徽插队知青身份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,这段经历让他深刻理解基层疾苦。1982年担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后,他主导推动 “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”,组织全国青少年思想道德与文化状况大调研,为青年政策奠定基石。

在他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期间, “希望工程” 点亮500万贫困学童的求学路, “青年志愿者” 与 “青年文明号” 成为改革开放中社会动员的创新范式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评价:“这些探索为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。”

地方治理:破局区域振兴

中原崛起战略:1998年主政河南时,面对农业大省的发展困局,李克强提出 “东引西进” ——向东承接产业技术,向西开拓中西部市场。郑东新区从荒滩蜕变为新型城镇化标杆,7年间河南经济总量从全国第20位跃居第5位。他同步推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,使小麦产量占全国1/4的河南筑牢“中原粮仓”根基。

东北振兴攻坚:2004年转战辽宁,他在老工业基地的沉疴中开辟新路:

• “五点一线”沿海经济带 激活环渤海产业布局,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吸引外资超百亿美元;

• 全国最大规模棚户区改造 让240万居民迁出危房, “零就业家庭清零” 政策解决45万人就业难题。一位沈阳工人回忆:“政策让我和妻子双双上岗,生活有了奔头。”


经济治理:危机中的破浪者

2008年金融危机应对:时任副总理的李克强力推4万亿投资计划,创造性地将 保障房建设与扩内需结合——建成3800万套保障房拉动经济,同时解决低收入群体安居问题。面对医改“世界性难题”,他提出 医保、医药、医疗“三轮驱动” ,3年实现基本医保覆盖13亿人,世卫组织称此为“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健康行动”。

新时代高质量发展:担任总理后,他直面经济新常态:

• “放管服”改革 削减国务院审批事项45%,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;

• 增值税改革 累计减税超5万亿元, “互联网+” 推动数字经济占比提升至39.8%;

• 疫情期间48小时建立全国医疗物资调度体系,健康码互通保障6亿人次安全流动。


改革哲学: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辩证法

李克强同志的经济治理思想凝结为 “改革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” 的警示。他常打断照本宣科的汇报:“直接说问题,办法在哪里?”其改革实践聚焦三大维度:

1. 市场活力释放: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,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;科研经费 “包干制” 赋予科学家更大自主权。

2. 民生底线筑牢:建立全球最大社保网络,基本养老、医疗保险参保率超95%。

3. 政府自我革命:坚持 “约法三章” ,严控“三公”经费,国务院部门公文压减34%。


人民公仆:布鞋总理的民本足迹

• 用脚丈量民情:在河南艾滋病村,他与患者握手交谈;汶川地震当晚赶赴灾区,凌晨批阅灾情报告成为常态。

• 以数据贴近真实:首创 “克强指数” (用电量+铁路货运量+贷款发放量),被花旗银行、《经济学人》采纳为观察中国经济的风向标。

• 清廉传世家风:家人无一人从政经商,北大同窗陶景洲感慨:“若非从政,他必成顶尖学者。”


精神永续:实干者的时代回响

2023年3月离任之际,李克强留下嘱托: “凡事要为人民而作、为人民而干。” 从凤阳插秧的知青到掌舵中国经济的大国总理,70年人生印证:真正的改革者,脚印永远深烙在泥土之中。

今日,当新时代征程呼唤实干精神,这座以 “民之所望” 为基石的丰碑,仍将指引后来者穿越激流险滩,奔赴民族复兴的壮阔山海。

“为政贵在力行,万事成于实干” ——这不仅是他的执政箴言,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。


来源|全媒头条·时评

撰文|文远

编审|全媒头条北京

相关推荐

扫二微码

返回顶部